close

    「水」──通常被認為對皮膚是安全的,不然一堆化妝產品就危險了!

    所以,很多皮膚相關的測試實驗,也都是把「水」當作對照組。

 

    但我們都有一個經驗:泡水過後,手指頭皮膚變成白白、皺皺的──為什麼?

    因為,相對於自來水而言,皮膚中的水分子較少,所以體外的水分子,會有往皮膚裡前進的衝動(滲透壓力作用)。因此,當這些多餘的水分子進入後,皮膚的角質層脂質被擾亂、蛋白質失去正常結構&功能,導致角質細胞之間的連結力喪失,無法維持應有的構造,導致皮膚的防護力下降。

 

    所以「水」也不是絕對安全的,要保持適量!

 

    對表皮而言:角質層中含有20~30%的水,皮膚才會顯的正常、平整;若水含量降為10~20%,就會出現乾燥肌膚現象。

  

    另外,我們知道環境因素,會影響TEWL,導致皮膚的乾濕程度變化。

    但還有另外一項重要因素,是皮膚中含水的關鍵──「飲食」。

  

    人體裡約含有70%(w/w)的水,這其中的2/3存在於細胞中;另外1/3則在細胞外,即組織液及血液裡。(組織液,約占細胞外水分80%;血液,則占20%)

   

    對皮膚而言:那些細胞外間質,如透明質酸、膠原蛋白……等,都是需要有適當的水分,才能維持正常結構,以行使應有的功能。所以皮膚才能看起來平滑、有彈性。若皮膚從血管中得到的水分補充不足,將會令皮膚失能,於是皺紋或脫屑等問題就會出現。

 

    而水分子要從血管裡進到組織液中,需要有足夠的血壓,將水分子推出血管外;反過來,在血管中,因為滲透壓壓力較大,所以會把水分子,從組織液吸回到血管內。

   

    因此這兩種作用力──血壓vs滲透壓──的勝負變化,影響了皮膚中的水分。

    在微血管,靠近動脈血管端 è 血壓>滲透壓 è 水分子到組織液裡;

    在微血管,靠近靜脈血管端 è 滲透壓>血壓 è 水分子回到血液中。

 

    而這裡必須提到皮膚參與的另一功能──溫度的調節。

    人類是恆溫動物,要維持身體溫度保持在37℃左右。

    所以當天氣寒冷時,體表血管收縮,降低熱能的散失。因此皮膚血管中的血流量減少,血壓變小,皮膚水份補充短缺,而導致到了冬天,皮膚就顯的乾燥。

    但是,若在炎熱或運動的情形下,身體為了排出體內過量的熱,於是血管擴張,增加血流量,將水分從汗腺排出。水分吸收身體的熱,蒸散而去,因此降低了體溫。而皮膚也因血流量的增加,帶來較高的血壓,所以組織中水分能被大量補充。

    另外要特別提一點:在高度濕熱環境下(尤其又劇烈運動後),由於擴張的血管,水分大量滲入組織裡,但是外界環境又無法讓汗水吸熱散去,只是一直冒(冷)汗,因而造成血壓過低,會產生熱衰竭現象,嚴重者會休克,甚至死亡。

 

    總體來說:我們所吃下肚的水,才是皮膚裡「水」的源頭。不管是食物或飲品裡的水,透過消化道吸收,血管運送到皮膚之後,所有的保濕成分才有用武之地。

    適量地補充水分(1500~2500 ml/)&礦物質,再加上適宜的運動,活絡皮膚中血液流動,這樣才是正確的保養之道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