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乳化,就是將兩種不相容的液體(例如:油&水),均勻混雜穩定在一起。
但這有個問題,比如下圖所示:當我們把小部分的油加入水中,並且攪拌它,迫使油滴均勻分散在整個水體裡(即O/W乳化型態),然後靜置一段時間,會發現「油、水」分離現象。
為什麼?
從熱力學的觀點來看:乳化液本身是一個不穩定的系統。因為只有當油、水分離成兩層時,兩者間彼此所接觸的總面積最小,所以需要維持的表面張力的能量最低,因此最穩定。
另外,乳化液也是膠體溶液,分散相(即溶質)同樣具有布朗運動,會彼此碰撞。當這些碰撞,造成分散相集聚、互融,變的越來越大(即「表面積/體積」值越來越小),再加上重力的影響,就容易有分離現象發生,特別是環境溫度上升後,分散相的碰撞機率增高時。(補充:也可以利用高分子,在連續相中形成立體阻障,限制住分散相的活動,增加穩定。)
這些分散相的互融,又與其表面所帶電荷有關,例如:若分散相中有些帶「+」電,有些帶「-」電,那麼就容易因「正-負相吸」作用,發生析出現象;或因電解質的加入,改變了分散相表面的電性,也會造成類似鹽析現象的發生。因此只有令分散相帶有同樣電荷,彼此相斥,才能維持乳化的穩定。
不過,若將分散相濃度提高,表面電性作用的作用就不明顯了。此時就要看這些分散相(表面)堅固不堅固──形成界面膜──而定?若能像彈珠般,彼此雖發生碰撞,但是並不會互相融合,就可以維持穩定的乳化狀態;反之若碰撞後,卻彼此抱在一塊,那麼就容易析出或沉澱了。
故乳化液需要界面活性劑(即乳化劑)的存在,來幫忙(1)消除乳液中分散相,所增加的表面張力,使整體維持較低位能;或(2)穩固分散相的電性;或(3)使分散相形成界面膜,不易破裂,進而造成彼此吞噬──以穩定維持乳化液狀態。
而乳化劑的選擇,可以參考HLB值決定。
所謂HLB值,即「親水-親油-平衡比(Hydrophile-Lipophile Balance number) 」,由Griffin最先在1949年提出,代表:該分子的親水(油)性程度。通常HLB值愈高,表示該分子親水性愈高;反之,HLB值愈低,則代表該分子親油性愈高。
乳化劑的HLB範圍與應用 |
||
HLB值 |
加入水中狀態 |
用途 |
1 ~ 4 |
不分散 |
消泡劑 |
3 ~ 6 |
少量分散 |
W/O型乳化劑 |
6 ~ 8 |
強烈攪拌後,乳狀分散 |
濕潤劑 |
8 ~ 10 |
穩定乳液狀 |
O/W型乳化劑 |
10 ~ 13 |
半透明至透明溶液 |
O/W型乳化劑、清潔劑 |
13 ~ 15 |
透明分散 |
O/W型乳化劑、清潔劑 |
15 ~ 18 |
透明分散 |
O/W型乳化劑、可溶化劑 |
計算方式【HLB=Σ(親水性基團數值)-Σ(親油性基團數值)+7】.................(by Davies, 1957)
例如:界面活性劑Sodium lauryl sulfate (SLS), C12H25SO4Na的HLB值?
Sol:查表知:「-CH2-」的基團數值為「-0.475」......(親油性基團為負值)(但計算時取絕對值)
「-SO4Na」的基團數值為「38.7」......( 親水性基團為正值)
∴HLB=38.7-12×0.475+7=40
另外HLB值具有加成性,若使用多種乳化劑(例如A乳化劑+B乳化劑),則混合後HLB值可由下式得知:
【HLBAB值=(WA×HLBA+WB×HLBAB)/(WA+WB)】.................(其中W代表使用比例)
例如:「甲乳化劑」、「乙乳化劑」與「丙乳化劑」相混合,其用量分別為3、0.5、0.5,又各自的HLB值分別是8、14、16,則其混合後的HLB值為?
Sol:HLB甲乙丙=(3×8+0.5×14+0.5×16)/(3+0.5+0.5)=9.75
一般而言,乳化劑的選擇,要根據被乳化物所需的HLB值來斷定。也就是說:當配方組成大致確定,可以先行計算油相HLB值,再行一系列的測試,確認乳化劑的搭配(通常複合乳化劑比單一乳化劑有效),以獲得最佳的產品穩定性、黏度與使用性能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