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『角質層脂質(stratum corneum lipids) 

    角質層脂質在皮膚「保濕」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這些脂質約占角質層15(w/w),組成份子有:

    神經醯胺(Ceramides)    40 ~ 50

    膽固醇(cholesterol)    20 ~ 25

    脂肪酸(fatty acids)    15 ~ 25 (碳鏈長度約為16~30,其中C24:0 ~ C28:0占多數)

    膽固醇硫酸鹽(cholesterol sulfate)    5 ~ 10

   

    通常這些脂質出現的模式是「雙層膜(lipid bilayer)」形式。而且就是這「雙層膜」包覆住細胞,控制了大量的「水」(占細胞約70(w/w))

 

    在角質層裡,這「雙層膜」可不像一般細胞,僅僅只是一「片」膜而已,而是有許多「片」緊緊堆疊在一塊,所以能夠有效降低TEWL(trans-epidermal water loss)

 

    脂質的結構組合模式,主要與神經醯胺的種類有關。神經醯胺參照其化學結構式的差異,大致上可以分作九種,並有其各自在生化意義上的功用。整體來說:神經醯胺協助控制角質層的組成排列模式與連結方式,並因此影響皮膚防禦能力。

 

    這些角質層的「脂膜」結構並非一成不變。在較靠近角質層內部時,這些「脂膜」顯的比較排列有序與穩固;但隨著愈來愈靠近體表時,它漸漸失去穩定,變得具有流動性,所以防禦力下降。另外以界面活性劑清潔時,也會造成這些「脂膜」的結構變化。

 

  

『水通道蛋白(Aquaporins, AQPs) 

    AQPs位於細胞膜上的蛋白質,在細胞膜形成「通道」,主要功能:調控「水分子」進出細胞,維持適當的滲透壓。所以當AQPs有缺陷時,將難以維持細胞的「水平衡」,進而造成皮膚保溼能力低下,產生細紋、缺乏無彈性現象。

 

『緊密接合(tight junction) 

    緊密接合,是相鄰的兩個細胞,透過多種蛋白質將彼此的細胞膜緊緊連接在一起,共同構成一個液體無法穿透的屏障。因此,皮膚中的水分子,就難以藉由細胞間的空隙溜走,大大防止TEWL發生。

 

『甘油(glycerol)&透明質酸(hyaluronic acid)』    

    角質層裡還有發現存在:甘油與玻尿酸。

    甘油是來自皮脂中三酸甘油酯(triglyceride),被分解成油酸(fatty acids)與甘油。甘油除了具保濕功能外,還與角質層中脂質組成狀態有關。

    透明質酸(或稱玻尿酸),保養品中最常被提到的保濕成分,還參與多項細胞生化反應機制,如傷口復原......等。

 

寫在最後:

以上內容源自閱讀書籍文章、網路訊息之心得分享,僅供參考,有任何不足之處,請不吝賜教!by阿德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德 的頭像
    阿德

    保養之道

   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