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依消費者使用目的,化妝品基本上可以分成6類:

    1)保養用妝品、

    2)清潔用妝品、

    3)彩裝用妝品、

    4)芳香用妝品、

    5)頭髮用妝品、

    6)特殊用妝品。

 

    化妝品的基本組成有:

一、油性原料──如:油、脂、臘類等。

二、水性原料──為一些親水性的基劑,如多元醇類。

三、純水──通常占配方中最多比例。

四、界面活性劑──主要功能:將「親油性物質」與「親水性物質」,穩定互溶在一起。例如:香精溶於化妝水中。

五、有效(活性)成分──即廣告文宣中所訴求的成分,具有對皮膚、頭髮或身型體態的特定功效。

六、防腐劑──保護產品不受微生物污染。(畢竟一般化妝品使用期通常為2~3年,且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帶入新的微生物。)

七、色素──改變產品外觀,吸引消費者。

八、芳香劑──掩蓋產品原料味道,吸引消費者。

九、pH調節劑──調節pH值於適當範圍,以保護皮膚、有效成分或產品本身穩定。

 

    我們將保養品抹在皮膚上,當然希望它能產生我們所要的效果!

      但它會怎樣執行? 一般而言,這些保養品中的有效成分,可經由三種路徑進入皮膚:

【一】直接透過角質層,慢慢擴散滲入皮膚。(油性分子>水性分子)

【二】經由角質細胞&角質細胞之間的縫隙,進入皮膚。(分子要夠小;油性分子>水性分子)

【三】透過毛孔或汗腺進入皮膚。(分子要夠小)

 

    但通常,大多數的保養品,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而已。雖然配方上調整(如:+助滲透劑)或改良成份(如:奈米化),可以加強皮膚的吸收──但別忘了,皮膚被設計的最主要功能是:保護身體不受外物侵擾;亦不讓身體內的養分流失。

   

    另外,值得思考的是:假設保養品成份順利進入皮膚了,那麼那些防腐劑、界面活性劑、香精……等,應該也一起進來了吧!這對皮膚──是好?還是壞?

    再來,當保養品提供了某功能後(如:提供NMF加強保濕),那會不會造成:降解絲蛋白(filaggrin)反應的減弱或喪失?──就像,久不運動,肌肉會慢慢退化,力氣縮小。

 

    保養──到底所為為何?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德 的頭像
    阿德

    保養之道

   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